在网上,她被素未谋面的男子以温柔攻势攻陷,陷入对方精心设计的“杀猪盘”,短短三个月从公司备用金账户挪用公款960余万……
倾心于素未谋面的网恋男友,女出纳掉进了对方精心设计的“杀猪盘”陷阱,多次挪用单位资金共计960余万元。经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挪用资金罪判处被告人李静有期徒刑四年。
社交软件结识“暖心”男友
31岁的李静在常州某公司任出纳已经7年了,她与丈夫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夫妻感情基础较为薄弱,平时少有交流,李静转而向网友寻求慰藉,通过社交软件结识网友倾诉生活的苦楚。
2020年夏天,李静认识了一个名叫陈涛的男网友,双方聊得很投机,后互加了微信好友。陈涛自称是江苏连云港人,在北京与朋友合资经营企业。聊天中,两人感情逐步升温,很快成为男女朋友。温柔的陈涛让李静心动不已,时常憧憬着能和陈涛一起生活。
与李静聊天过程中,陈涛经常提到他在某购车投资平台赚钱,还向李静发送自己盈利的截图。陈涛让李静下载该购车投资平台软件的App,先投资2500元看收益,李静充钱后发现账户上一天收益可达200元。此后,李静又投进5万元,平台显示一天有1000多元收益。两天后,平台告知李静涉嫌洗黑钱,需缴纳2.5万元保证金,陈涛主动帮李静向平台支付了该笔保证金,李静感动不已。
此后,李静在陈涛的建议下,通过网贷平台借钱投注共计13万余元。平台中显示的收益也日渐增多,李静大喜,心想,“果真是稳赚不赔”。
深陷网络贷款骗局
然而,眼看自己网贷的借款就要到期,李静想把某购车投资平台里投注的本金及收益一次性全部取出来还贷,但被平台告知又要缴纳2.5万元保证金。李静向陈涛求助,这次陈涛却一反常态地让李静自己交钱。走投无路之时,一个名叫王林的男子请求添加李静微信好友,声称可以帮助其网络贷款。王林向李静发送贷款平台的链接让其下载安装,李静在平台上申请贷款2.5万元,但先要支付7500元手续费。
此时已身无分文的李静想到了公司保险柜中有几万元备用金可以挪用。第二天,趁同事下班后,李静用自己保管的钥匙打开保险柜取走了2.5万元现金,并从中拿出7500元支付了手续费。正当李静等待放款的时候,对方说申请的贷款已经下发但被冻结,需要缴纳1万元保证金才能解冻。待李静缴纳保证金后,对方又以账号涉嫌犯罪让其继续缴纳2万元保证金。
无奈之下,李静又动起了公司备用金的歪主意,除了备用现金之外,公司其余备用金存在股东徐某的银行账户内,而银行卡、银行支付U盾、支付密码由李静一人保管,但进行转账操作,股东徐某会收到余额变化的短信通知。李静为了自己挪用备用金不被徐某知晓,通过银行网页操作关闭了短信提醒功能,之后就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取出一部分备用金充值到贷款平台。就这样,李静前前后后在贷款平台充值了数万元,却依然没有等来放款,对方仍以各种理由让李静充钱。此时,李静恍然大悟,发现自己被骗,但是害怕被人知道挪用公司资金的事情,没有选择报警。
昔日恋人竟为跨国诈骗团伙成员
2020年国庆期间,李静将自己被骗的经过向陈涛倾诉,陈涛告知李静不要气馁,他可以帮助她通过基金理财的方式把钱赚回来填平公司资金的亏空,让李静继续挪用公司钱款,几天以后挣了钱再还回去,神不知鬼不觉。
基于对陈涛的信任,李静通过徐某的备用金账户向陈涛转账100万元用于理财。转账的当天晚上,陈涛在微信上对李静说:“投资的钱全亏了,不过没关系,你再给我转钱,这次,我一定能连本带利赚回来。”就这样,李静又给陈涛转账了几笔钱用于投资。
之后,陈涛还以自己在北京的公司缺少资金周转、因打架被拘留需要打点关系等理由要求李静不断转账。每转一次,李静都觉得:“我和陈涛是男女朋友,他遇到麻烦我一定要出手援助。”
2020年10月至12月,公司备用金账户成了李静的“提款机”,短短三个月中她共计挪用960余万元转账给了陈涛。
2020年12月底,公司总经理谢某要动用卡上的备用金让李静支付,但她却迟迟没有办理,谢某致电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卡上备用金少了960余万元。东窗事发后,李静向谢某坦白一切,并在谢某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公安机关侦查后发现,陈涛、王林等人为一跨国诈骗团伙的成员,该团伙成员常年藏身境外,专门实施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由于陈涛等人使用的微信号均不是本人实名认证,尚未能抓捕归案。目前,公安机关对该起跨国诈骗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如梦初醒的李静对其挪用的巨款根本无力偿还,一时糊涂的她将面临一场牢狱之灾。
3个月挪用资金960余万元,为何没有被发现?承办检察官发现,该公司的对账制度流于形式,按规定应该日清月结,但公司会计人员与李静却在10月至12月间没有对账,给了李静作案的时间。而公司存放备用现金的保险柜钥匙及备用金账户的银行卡、银行支付U盾、密码都由李静一人负责保管,也给她提供了随时挪用资金的条件。
日前,常州经开区检察院专门向被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企业重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堵塞诱发犯罪的漏洞。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