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大码头人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寻常百姓对大码头人都要高看一眼,羡慕三分,好像他们才是小城的主人。
穿城而过、横贯东西的仪城河,犹如滨江小城仪征的南北分水岭,将小城切西瓜似的分成城南和城北两大片区,大码头就位于城南片区。
近些年,大凡到过小城的人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跨过仪城河进入城南片区,尤其是大码头区域,立刻会变得冷清起来,与熙熙攘攘的城北片区形成鲜明对比,难怪小城人会说“消费不过仪城河”。可是别看今天的大码头车马人稀,历史上的大码头可繁盛得很,曾有“上海十六铺,仪征大码头”之说。
之所以被称作大码头,是因为那时仪扬运河在此入江,粮食、食盐、茶叶等物资在此中转。大码头究竟何时开建,又兴盛于何时?众说纷纭。
有人考证,今天人们所说的大码头应是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陆续开始兴建的,与水运息息相关。从那时起筑坝建闸,畅通仪扬运河,东西南北皆有河道在城南大码头汇集,连接运河、淮水和长江,水多、桥多、船多、庙多,槐柳千家市,帆樯万里船,大码头当然成了仪征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的繁盛之地。遥想当年的大码头,清晨一定是满河朝霞,船帆如林;入夜肯定是桨声灯影,人来熙往。从都会桥上看去,遍布大码头的水榭楼台、酒肆茶庄、书场墨庄、戏台棋院、客栈店铺,热闹非凡,疑似大宋都城的汴河两岸,简直就是一幅大码头版的《清明上河图》,向人们豪放地展示着盛世真州的辉煌。昔日大码头的繁盛景象,也留在了文人墨客的诗文里,比如刘鹗就在他的《老残游记》里写道:到了仪征大码头,可以随便吃一些美酒佳肴,那里住有数万富户。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大码头在运河与长江间的连接地位渐渐弱化,大码头一天天衰老了,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当年大码头的许多深宅大院、会馆商铺已不复存在。尽管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码头依然是小城的热闹之地,是小城人向往的乐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大码头还是店铺林立的,诸如布店、粮店、菜店、饭店、药店、杂货店、客店等等,应有尽有。那时候大码头人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寻常百姓对大码头人都要高看一眼,羡慕三分,好像他们才是小城的主人。
一个春日的下午,我怀着探寻怀旧之意,再一次走进南门,找寻记忆中的古老大码头。大码头正在改造中,民国时期的商会会馆、晚清时都会街48-2号民居等几座老宅都被保留下来,并得到修缮,被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着走着,巧遇一位土生土长并对大码头颇有研究的老人。得知我的来意后,他打开了话匣子,仅就他孩提时代所见的都会桥就描述了好一阵子。“现在啊,已没多少人记得住几十年前的大码头了,更别说历史上的大码头了。”临了,老人对我说道。老人就像一个大码头的忠实守望者,心中充满了对大码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
不知不觉中,夕阳已落在了树梢。我穿行于大码头的都会街、商会街、河西街、河东巷,脑海里不停地回想着大码头的旧时模样,更想象着大码头未来更加美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