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老家门前那口塘
2022-07-04 09:30:00  来源:仪征市检察院  作者:阚立青

  老家的房子已不复存在,但老家门前的那口塘还在。

  老家门前的水塘,老家的乡邻们都叫它大塘,直白得一如大塘的水,毫无文化内涵。说是大塘,其实也没大到哪儿去,可能是与它周边的那几个水塘相比而言吧!

  那时环大塘四周是有不少人家居住的,但数我家离大塘最近,估计也就二三十米的样子。

  大塘在我的记忆中,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太多的童年往事都与大塘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剪不断理还乱。

  儿时的大塘是清澈的,自然是可以淘米洗菜的。那时父母常将烧饭的事交给我,可我最喜欢下塘淘米了。拎着装好米的溞箕,晃悠晃悠来到塘边上,沿着阶梯状小码头,走到临水的最后一级,弯下身子,将溞箕半斜着往前一倾,水便淹没了米,但总有一些米浮在水面,此时嘴馋的小鱼会摇头摆尾地冲进来觅食,有单条的、有成群的,此时的我会屏住呼吸,然后快速地将溞箕向上一提,或多或少活蹦乱跳的小鱼就会被逮着。一手拎着淘好的米,一手拿着逮到的小鱼,走着S形的步子回到家中,好不开心。

  大塘里鱼多,每年的春秋时节还会与小伙伴一起在大塘钓鱼。那时的钓鱼不比现在还有专门的钓具,随便砍上一根竹子,去掉竹叶,就算钓竿了,再缠上带有几颗米粒长鹅毛管子作浮子的缝衣线,连上鱼钩,就是完整的钓具了。为了防晒,我们通常会躲在树底下钓,撒上一把米就算打窝了,一会儿功夫就能钓上不少鲫鱼、翘嘴、泥鳅。有一次,一激动居然将一条鱼甩到了树稍上,恁是拽断了线才将鱼取下。

  大塘每年都会长出菱角,摘菱角算是比较刺激的了。摘菱角的人要坐在一个高腰圆形大澡盆里,保持好平衡,两手不停地划动,才能从岸边划到有菱角的水面。为了能享受到菱角的美味,我曾不只一次被澡盆倒扣在水里,做了几次落汤鸡后才算学到了摘菱角的技巧。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每年夏天在大塘里游泳了。那时的夏天没电扇更没空调,唯一的降温工具就是芭蕉扇。而我们小孩最直接的凉快办法,则是跳到大塘咚一把澡。起初我们一帮小伙伴是不会游泳的,每次下塘只能扒在塘边上学狗刨,两条腿交替着扑打出水花,觉得很好玩。久而久之,我们在大塘里无拘无束地学会了“自由泳”。整个夏天,我与小伙伴们几乎天天泡在大塘里,大塘似乎成了我们的天然空调。

  那时,我们还在大塘踩过水抽、放过鸭子、掏过螃蟹、摸过河歪、捉过水鸟、打过水漂、挑过水、汪过牛、捞过鱼、溜过冰……,可以说,快乐的童年都绕不开这口大塘。

  再后来,求学、打工、参军……,每一次回家,都要从大塘埂上经过,多少个岁岁年年、多少个寒来暑往,大塘犹如忠实的朋友,始终守在那里,陪伴我一同成长,一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前段时间回老家,沿着杂草丛生的石子路走近大塘,放眼望去,塘在景非,大塘淹没在了荒草乱树丛中,芦苇在岸边疯长,三三两两不知名的野雀在苇丛中盘飞嘶鸣,几只白鹭栖息在水草上,远处的一头水牛在临岸的水面不停地打滚,环塘四周的房屋已荡然无存,塘埂也被齐腰深的茅草覆盖,荒萧景象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如今,老家的乡邻们都随房屋搬迁实现了集中居住,路修到了家门口,通信用上了网络,家家还喝上了长江水,原先的庄稼地也成了万亩良田,谁还愿意厮守在偏僻的大塘四周呢!老家门前的这口塘,也是千千万万村落的缩影,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不见了大塘四周的缕缕炊烟,但大塘留给我的都是儿时美好的回忆。

  编辑:张颖心